《无锡梁溪科技城核心区单元详细规划》批后公布

由无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《无锡梁溪科技城核心区单元详细规划》已通过专家论证会,并获得市政府批复。现根据《无锡市城乡规划公示制度实施细则》的规定,进行批后公布。

一、规划范围

北至北环路、西至凤翔路、南至江海路、东至通江大道,总面积约6.9平方公里。其中,梁溪区范围内4.6平方公里,锡山区范围内0.5平方公里,惠山区范围内1.8平方公里。

二、规划依据

1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》

2、《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》

3、《国土空间调查、规划、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》

4、《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》(TD/T 1065-2021)

5、《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》(TD/T1062-2021)

6、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》(GB50180-2018)

7、《江苏省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编制指南(试行)》(2021)

8、《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》(2019年修正)

9、《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》(2021年修订)

10、《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》(2011年版)

11、《无锡市城乡规划条例》(2011年版)

三、规划背景

建设梁溪科技城,是无锡把握新发展阶段、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,也是对接区域一体发展、优化全市创新格局的战略抓手。为承接上位总体规划、分区规划传导,落实城市设计理念,统筹各类专项规划,实现高起点规划、高标准建设,特编制《无锡梁溪科技城核心区单元详细规划》,全面推进梁溪科技城高质量发展。

四、规划定位

无锡梁溪科技城核心区单元规划打造长三角协同发展新高地、无锡数字产业集聚区、梁溪区未来发展新引擎,成为梁溪科技城的“科技芯、共享湾、生态核”。

五、规划结构

规划形成“一廊两轴三带、三节点、六组团”的空间结构。

1、一廊:通江大道科创门户走廊。

2、两轴:锡澄路都市综合服务轴和寺头河中央公园景观带。

3、三带:九里河公共服务带、刘潭河公共服务带、北滨路创新服务带。

4、三节点:刘潭TOD服务节点、前村公共服务节点和庄前TOD服务节点。

5、六组团:企业总部服务组团、创新生活服务组团、科技客厅活力组团、凤翔国际社区组团、凤宾国际社区组团、凤栖国际社区组团。

六、规划主要内容

1、明确核心区单元功能定位,优化用地布局和各类功能规模配比。

2、优化空间结构,通过科创门户走廊、综合服务轴和中央公园景观搭建城市空间骨架,以片区服务带、服务节点细化片区组团功能空间组织。

3、加强用地管控,鼓励地块功能混合开发,推动地下-地上-空中立体城市建设,促进科技产业、公共服务和宜居社区与城市蓝绿开敞空间无界交融,增强中心地区和滨水空间城市活力。

4、优化交通组织,加强与区域交通的衔接,规划“三横四纵”的主干路网和“三横一纵”的次干路网,搭建“干支两级+2个未来街区式”的总体路网布局,倡导结合轨道交通站点TOD复合开发,细化地下交通、公共交通、慢行交通和静态交通等一体化交通组织。

5、完善公共服务,建立“市、区级-街道级(15分钟社区生活圈)-社区级(5-10分钟社区生活圈)”设施配套体系,结合寺头河中央公园景观带布局高等级特色公共服务设施,结合轨道站点和社区公园绿地布局社区公共服务设施。

6、优化蓝绿空间布局,以寺头河中央公园景观带为骨架,形成“双廊、双核、一网、多点”的网络化蓝绿开敞空间结构,优化各级公园绿地和河流水系布局,明确绿线和蓝线控制要求,确保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水面率达到要求。

7、强化城市设计,构建“一轴两心、一带两核、六片多点”的整体空间景观结构,强化重点片区和标志性地段城市空间形态管控,明确重要廊道、城市界面和景观节点的风貌引导要求,营造功能复合、活力共享的多元化街道空间。

8、加强市政基础设施配套,落实安全、绿色、智能、创新要求,系统优化市政公用设施布局,构建综合防灾体系,建设韧性安全城市。统筹地上地下集约发展,合理有序推进地下空间开发利用。

七、公示地点

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站(zrzy.wuxi.gov.cn)

批后公示图.rar

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

2024年6月28日

0

评论0

锡房说-不一样的角度解说无锡楼盘,深度分析无锡楼盘优缺点,分享无锡城市建设及规。欢迎加我微信,为你解答。点这里了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