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锡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(2016-2030年)批后公布

一、规划总则

无锡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编制是为有效、有序推动全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规划指导;为后续在各区域、各层面的海绵城市规划和设计提供规划依据。本规划范围为无锡市辖区范围,总面积1643.88平方公里。规划期限为2016-2030年,近期到2020年。

本次专项规划包括宏观一中观一微观三个层面的规划内容。宏观层面为生态文明背景下的海绵空间管控策略,中观层面为水环境提升为核心的城市水系统构建,微观层面为面源污染削减为核心的低影响开发管控。

二、规划目标

《无锡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(2016-2030)》规划目标分为两类:功能目标和建设目标。

功能目标:城市水环境全面达标、城市水生态有机修复、城市排水安全有效保障、城市水资源集约利用。

建设目标:实现75%降雨就地消纳利用。至2020年城市建成区20%以上的面积达到建设目标要求,至2030年城市建成区80%以上的面积达到建设目标要求。

主要建设目标和功能目标

http://gh.wuxi.gov.cn/uploadfiles/201710/12/2017101213465568118739.jpg

三、海绵城市空间结构

按照生态结构的连续性,将无锡市区分布的“山、水、林、田”等生态要素进行联通并整合分析,最终形成“一环、一轴、多廊、多点”的海绵城市空间格局,也是公共海绵空间的保护建设目标。

“一环”即指环绕城区外围的林地、农田;

“一轴”即京杭运河生态轴;

“多廊”即新沟河、锡澄运河、白屈港、北兴塘一东清河、九里河、伯读港、梁溪河、曹王泾、大溪港等城区内的重要河流廊道;

“多点”即斗山、锡山、胶山、鸿山、惠山、笔架山等山体资源保护区内的多处山体。

图1 市区海绵空间格局图

图2 市区空间管制规划图

四、海绵系统构建

水环境提升是无锡城市涉水工作的核心。本次规划制定了“源、线、面“的全方位治理方案。

“源”方案,即构建清水通道,实现清水入城;同时,非汛期时减少对清水通道的排水,利用主要排水通道与清水河道的相互配合,加速城区水体交换。

“线”方案,即根据河道水质现状与水质目标的差异,分类提出底泥清淤、沿河生态修复的要求,完成河道内源治理;根据河道水质目标与水环境承载力的要求,确定排水系统截污纳管、污水厂尾水排放标准提高的要求。

“面”方面,即对城区范围内的城镇、乡村提出降雨径流污染削减目标。在城镇地区,重点突出采用低影响开发措施,通过径流量的控制来实现径流污染的削减,在乡村地区,推广测土配方施肥,通过减少亩均化肥使用量来控制径流污染。

图3 市区河湖水质目标图

从提高整体水面率、优化水系连通性和岸线海绵化改造方面,促进水生态的有机修复。为了保护水生态空间,划定河道蓝线。根据河道级别、河道功能、建设现状,分类确定蓝线空间的管控要求。

图4 市区生态岸线建设规划图

结合水环境提升、水生态修复要求,完善城市防洪系统。在老城区之内,以问题导向、逐点分析,提出城区内涝点治理方案。在新建和改建地区内,以目标导向,结合无锡市暴雨强度公式以及相应标准规范,校核雨水管渠排水能力。

图5 市区防洪系统规划图

推进雨水替代城区浇洒、绿化等方面的市政杂用水,促进再生水回用于工业冷却水、洗涤冲洗水以及其它工艺的低质用水的用水。非常规水资源回用的水质,需要满足环境承载力以及相应回用途径的要求。

图6 市区再生水系统规划图

五、低影响开发分区管控

为了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落实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要求,进行低影响开发建设分区管控。

一级分区共5个,分别为梁溪区、惠山区、锡山区、滨湖区、新吴区。二级分区按照《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(建规〔2016〕50号)》、《江苏省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导则(苏建规〔2016〕331 号)》的要求,以排水分区为基础、结合城市控规管理单元边界,共划分二级分区217个。

低影响开发是通过控制雨水径流量来改善径流污染问题的重要措施。在低影响开发建设中,应优先利用下沉式绿地、绿色屋顶、透水铺装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实现径流污染控制目标,再配合调蓄池更高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。

图7 市区低影响开发管控图

图8 市区面源污染削减控制图

0

评论0

锡房说-不一样的角度解说无锡楼盘,深度分析无锡楼盘优缺点,分享无锡城市建设及规。欢迎加我微信,为你解答。点这里了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