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無錫市錫山區東港—錫北(張泾)新市鎮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由無錫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完成,已通過了專家論證,并于2015年3月2日獲市政府批準。現根據《無錫市城市規劃公示制度實施細則》的規定,對該規劃進行批後公布。
一、規劃簡介
1、規劃範圍
原《東港-錫北(張泾)新市鎮控制性詳細規劃》确定的規劃範圍,即東港鎮的全部行政區劃範圍和錫北鎮的張泾片區,總用地約140.67平方公裏,其中城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約39.9平方公裏。
2、規劃依據
(1)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》(2008)
(2)《城市規劃編制辦法》(建設部令[2006]第146号)
(3)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标準(GB 50137-2011)
(4)《東港—錫北(張泾)組團規劃(2005—2020)》
(5)《東港—錫北(張泾)新市鎮控制性詳細規劃》
(6)《無錫市錫山區現代農業(園區)總體規劃》
(7)《錫山區社會公共設施布局規劃》、《錫山區環衛設施布局專項規劃》、《錫山區污水處理設施規劃》、《錫山區水系規劃》
(8)《無錫市東港先導示範鎮城鄉統籌規劃》、《無錫市錫北先導示範鎮城鄉統籌規劃》
(9)《無錫市錫山區東港—錫北(張泾)新市鎮控制性詳細規劃評估》
(10)其他國家及無錫市有關的标準、規則、法規及規定。
3、規劃内容
爲了保證規劃的落地實施,在統籌規劃的基礎上,編制單位前期專題從“功能定位、發展規模、布局結構、綜合交通、基礎設施”等方面對原新市鎮控規的規劃實施與建設進行了系統全面的評估,通過“目标一緻性比較”和“實施過程原因”兩方面客觀評價原控規的實施成效與主要問題。本輪修編針對評估報告提出的問題和優化建議,重點從以下方面進行了修編:
1、優化城鎮發展空間。東港新鎮區由向東跨越運河發展優化爲向南依托東湖塘老鎮區發展;新材料産業園東側由生态農業隔離優化爲一般産業園區隔離;鬥山南部地區用地由大片集中優化爲軸線串聯、分散組團的結構。
2、優化公共服務設施布局和商業服務設施布局。将原多中心分散發展優化爲強中心集聚發展,優化新市鎮中心空間布局;東港鎮文體活動設施按照總量平衡,服務升級,布局均等進行優化;按照規模辦學、集約用地和近期實施的原則優化教育設施;優化新市鎮中心商業服務設施布局,形成“三點”、“三軸”的總體布局。
3、優化張泾片區用地布局。根據發展需求和建設現狀,統籌兼顧行政管理需要,對鎮區内行政管理、公共服務、停車設施等布局進行了優化,并對用地功能增加了兼容性,提升土地集約利用水平。
4、優化産業空間布局,加強園區配套服務。尋找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空間、全力推動老鎮區老企業産業升級改造,進一步優化産業園區綜合配套服務,重點優化錫東大道、電力裝備、港下三個産業提升配套區的用地功能和錫北運河、錫十一圩、澄虞線港口碼頭的用地功能。
5、優化道路交通及基礎設施。結合結合城鎮空間布局和用地布局優化,落實專項規劃要求,對原控規中部分道路交通及基礎設施同步優化。
6、優化管理單元。按照生活片區與産業片區基本分離、生活片區管理單元與上位城鄉統籌規劃中确定的居住社區相對應、同一開發主體(工業産業園)盡量位于一個管理單元内的原則進行優化,有利于加強用地兼容性控制,便于公共服務設施的配套布局。
二、公示地點
1、規劃局網站(網址:)
中國無錫規劃網站()
2、錫山規劃公示廳(無錫市東亭中路十号二樓)
三 、聯系方式:
聯系電話:0510-88204321,15161566807
聯 系 人:董秋華
評論0